其實,在進行危機預警時危機預防就已經開始,換句話說,危機預警也可以看成是危機預防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當展館里發(fā)現火災信號而發(fā)出火災警報時,展會也同時進入了危機預防階段??梢?,危機預警和危機上海展廳搭建預防在現實中往往很難截然分開,我們在這里將它們分開講述,是為了將問題闡述得更加清楚。 危機預防不僅僅是指為了避免和阻止危機的發(fā)生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危機即使展會能夠進行準確的預警,但還是無法阻止它們發(fā)生,也無法對它們完全回避。所以,我們這里所說的危機預防,是指盡量避免危機的發(fā)生,盡量減少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或者是盡量降低危機發(fā)生后所造成的損失。 進行危機預防,首先要弄清楚與危機發(fā)生有關的五個因素:..,危機源。就是導致危機發(fā)生的各種主要原因,如火災的危機源可能是電線短路起火。第二,環(huán)境。就是危機源賴以存重慶展臺設計在和危機得以形成的各種情況,如大量的可燃物體構成火災的環(huán)境。第三,交互作用。就危機源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過程和影響程度,如電線短路引燃大量的可燃物體,大量可燃物體的燃燒又引起更多的電線短路。第四,損失。就是危機可能造成的各種損失。第五,影響。就是危機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只有弄清楚這五個與危機發(fā)生的有關因素,對危機的預防才會更有效。否則,對危機的預防就可能會不著邊際。例如,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火災,那么,對火災的預防就難以有成效。 弄清楚了與危機發(fā)生的有關上述因素以后,在危機預警系統(tǒng)的幫助下,我們就可以采用四種應對措施來對可能發(fā)生的危機進行預防,這四種應對措施是:阻止(prevent)、回避(evade)、轉移(transfer)和接受(accept),我們稱之為危機預防的“PETA方法”。 1.危機阻止 危機阻止,是指根據危機預警,在危機發(fā)生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危機的發(fā)生。例如,在觀眾人場參觀前就合理地安排好參觀通道以避免過度擁擠等。實行危機阻止策略,有效和及時的危機預警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及時和準確的危機預警,尤其是如果不能及時地發(fā)現引起危機發(fā)生的危機源,有效地控制危機引起的交互作用,及時清理危機賴以存在的環(huán)境,危機阻止策略就難以真正實施。 危機阻止策略是展會用來預防危機的一種極為有效的策略,也是展會.常用的危機預防策略之一。它簡單易行,可以徹底地消除危機,或使危機在萌芽狀態(tài)就被消滅,對..展會..舉行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引起危機發(fā)生的各種因素比較復雜,危機阻止策略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其局限性:它只對展會或有關部門可以控制的危機事件有效,對一些危機如市場危機等行業(yè)性危機就顯得無能為力。并且,如果危機阻止的成本很大,大到超過阻止危機發(fā)生而獲得的收益時,采用這種危機預防策略也很不經濟。所以,對于類似這樣的危機,展會就應該采用其他的危機預防策略,如危機回避策略等。 2.危機回避 危機回避,是指根據危機預警發(fā)出的危機信號,展會在危機發(fā)生前就主動地遠離危機而避免危機給自己帶來更大損失的一種危機預防策略。危機回避策略也是展會經常深圳展覽公司用到的一種策略。 危機回避策略在現實中也較為簡單易行,這種策略對于那些不可控制的危機,以及在危機阻止成本大于危機本身帶來的損失時較為有用。但是,采用這種策略時,也會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回避了一種危機可能會引起另一種危機的發(fā)生,如展會提前閉幕可能會導致大量參展商索賠的危機發(fā)生。另外,回避危機的同時也就完全放棄了相關收益,如取消舉辦展會就意味著放棄了舉辦展會的收益。 經典案例有效回避展會危機 危機回避策略在具體實施時有兩種,一種是先期回避,一種是中途放棄。 先期回避.200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使我國展會行業(yè)面臨嚴重的危機。5月份,疫情達到高峰,全國各地98個大型展覽會(其中有..展55個)全部取消。6月份,疫情開始..,但北京地區(qū)的79個展覽會(其中34個..展)還是取消了,這些展會都以停辦當年的展會來先期回避SARS疫情帶來的危機。 中途放棄:2003年SARS疫情期間,中國三大汽車展之一的上海..汽車展覽會因為全國SARS疫情日益嚴重而被迫提前3天閉幕。 和先期回避策略相比,中途放棄的成本較高,有時候也較難處理中途放棄后與各方面的關系和有關利益補償等問題。 3.危機轉移 當有些危機是否發(fā)生捉摸不定,或者是進行危機回避很不經濟時,展會可以采取危機轉移策略來預防危機的發(fā)生。所謂危機轉移策略,是指展會通過合理的途徑,將危機風險或危機可能造成的損失轉移給其他有關機構承擔的一種策略。 危機轉移策略在具體使用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危機控制型轉移策略,一種是危機財務型轉移策略。前者是將危機風險及其潛在損失和危機控制等一起轉移的策略,如上面提到的指定展品運輸代理轉移運輸風險的策略。后者是將危機風險的潛在損失從財務上轉移到相關機構的一種辦法,如前面提到的向保險公司投保等。